close

2  

一點一橫長

作者:明鳳英

出版社:麥田

出版日期:2014/04/03

 

第一次見到鳳英是在淡水。

在那之前我從沒去過淡水,那次是跟"三三"很多人一起去的,我們從台北車站搭火車,當時還是"前捷運時代"

 

阿丁(丁亞民,"人間四月天"導演)還在淡江建築系念大五,他帶我們去"萊西老闆"家吃冰。

我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是我那時咳嗽的非常厲害,把咖啡色的咳嗽藥水隨身帶著,吃一口冰,喝一口藥水,很像外國電影裡喝隨身攜帶小瓶威士忌的酒鬼(後來阿丁還把這件事寫在一篇短文裡)。

如果現在我的兒女這麼做,我一定會罵他們荒唐吧?

 

吃完冰出來,沒多久就在小徑上遇見鳳英,她和朱天文是同學。

我曾在"三三集刊"裡看了許多她寫的文章,寫她的小阿姨,她的弟弟,小童........

很喜歡她敘事的口吻,淡淡的娓娓道來,我一直到現在都記得的句子是:"陽光滿頭",多形象啊,心情一下子就大好起來。

 

遇見了,大家都停下來跟她說話,我沒說,因為我們還不認識啊!

 

我回洛杉磯沒多久,天文寫信告訴我鳳英要來了,我和先生去機場接她,我記得她的行李中有一個大件的古箏……從此就展開了我們長達30多年的友誼,從來沒間斷過。

 

鳳英曾在史丹福大學住過幾年,我介紹當時在那裏念博士的堂妹跟她認識,她們倆也成為好朋友,友誼一直維持到現在。

堂妹在北京長大,曾在內蒙古牧羊8年,身高175公分,標準的北方大妞(她的故事是另一個傳奇:從牧羊女到大學教授)。

鳳英是她除我之外第一位深交的台灣女性,有一天她打電話問我:台灣女孩都跟鳳英一樣這麼溫柔嗎?我說:也有像我這麼兇的!

 

鳳英在UCLA拿到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後就去了哈佛,然後有三四年的時間在東部的大學裡教書。

現在回想,好像不曾覺得因為她在東部,我在西部就少了聯絡似的。

後來她就回到洛杉磯教書了,洛杉磯實在太大了,我們住的相距甚遠,但總會找機會見面聊天,看見什麼好看的文章也會把連結email給對方。

 

1

201212月我回台灣,剛好鳳英也在台北,我們約了一天在永康街一間咖啡廳見面。

她的新書一點一橫長剛在大陸出版,她帶來新書送了一本給我,告訴我台灣的"麥田出版社"有意出繁體字版的。

 

12月底的台北又濕又冷,我一個人在爸媽家住的房間裡望著窗外101大樓的煙火跨年,那個冬天在台北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鳳英的這本書。

 

她寫她來自江西贛南小村莊的父親和漂流到台灣的父輩們;

來自雲林台西的母親與親人;

她出生長大的南台灣小鎮鳳山.........

很動人但有些地方又好好笑,我一個人在房間裡笑到前仰後合。

 

我們都是被學校老師打大的孩子:打手心,罰跪,舉椅子(在嘉義讀書的我還加上青蛙跳)…….

怎麼老師們的體罰都一樣?真的很沒創意ㄟ!

那些年,我們各自挨打的日子!

 

麥田的繁體字版終於要出版了,齊邦媛教授替這本書寫了一篇序,還有鳳英在UCLA博士班的導師李歐梵,她UCLA的學弟紀大偉都寫了序。

我非常喜歡紀大偉在序言裡說的一句話:意在言外、意在紙背

 

我們的父母與父輩都老去,很多都已經不在了。

趁我們尚未忘懷時,為他們在這片生活了超過半世紀之久的地方留下些紀錄,正如鳳英在自序裡說的:

紀念我的父親。紀念跟他一起流落台灣的一代人。他們是台灣的推手,在我心中永遠有著天使般尊貴的位置。只是,天使的工作實在艱難,讓我思之有淚。

也紀念我的外婆-她曾經那麼疼愛流落海島的父親。還有我從未謀面的祖母-她那艱苦寂寞,望眼欲穿的一生。

 

這是一本可以帶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早期台灣庶民生活的書,溫情不爛情,哀而不傷。

在這本書裡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或身邊長輩們的回憶。

 

還有啊:我竟然在鳳英的自序裡看見我的名字!她把我歸為"後台親友",真是慚愧~

 

作者簡介

明鳳英

  一九五六年出生於高雄後庄。父親出生閩贛粵三角洲客家區,為江西南康縣明屋客家人,母親為台灣台西鄉海北村人。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,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比較文學博士,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,加州州立大學長灘校區副教授。現任教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。

  一九七○年代曾參加《三三集刊》文學活動,一九八○年留學旅居美國,一九九○年後師從李歐梵先生,二○○○年後往返上海、香港、台北、高雄、洛杉磯等地。近年開始寫作,作品曾發表於《鍾山》、《作家》、《小說界》、《上海文學》、《東方早報》、《上海壹周》。《一點一橫長》為其首部創作文集。

 

 

博客來一點一橫長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2) 人氣()